贝赛思以其高学术标准和超前学习被称为“卷”,但一些家长却觉得进入后可以“躺平”。原因在于贝赛思科学安排作业量、频繁测试和透明学术报告,让家长清晰掌握孩子学习状态,减少不确定性。学校采用螺旋式教学,循序渐进,学生只需紧跟校内进度即可。入学衔接重点在于课程进度和英语水平,家长需提前帮助孩子做好准备。贝赛思的“卷”是有序的,系统化的管理让家长更放心。
贝赛思以其超前的课程设置和严谨的学术要求著称,被誉为国际教育领域的“学术高地”。学校采用“5+3+4”学制,从学前到高中各阶段均有明确的培养重点:学前阶段注重探索与习惯培养;G1-G4以通识教育为主,科学课程逐步独立;G5作为桥梁阶段,帮助学生过渡到抽象思维;G6-G8深化物化生学科,为AP课程打基础;G9-G12则通过荣誉课程和AP课程为学生升学做准备。贝赛思的课程难度较高,尤其在理科方面,学生需提前规划并打好基础,以应对高强度的学术挑战。
深国交近期宣布将AP课程从6门扩展至15门,显示出其向“英美双申”模式转型的决心。在2025Fall美本早申中,深国交表现亮眼,斩获多所顶尖名校offer,但与贝赛思相比,贝赛思在录取比例和顶尖名校录取数量上仍占据优势。尽管深国交在美本升学上展现出潜力,贝赛思凭借其成熟的AP体系和较高的录取率,依然是美本升学的首选。未来,两校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家长和学生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适合的学校。
贝赛思入学考试分为MAP阅读、英文独立写作和自命题数学三部分,考试难度较高,尤其是MAP阅读采用自适应机考系统,题量增加至40题,考试时长50分钟,主要考察词汇量、文学素养和信息理解能力。英文写作部分要求学生在25分钟内完成一篇作文,低年级侧重看图写作,高年级考察议论文和对比类写作。数学考试题量为30题左右,内容涵盖四则运算、方程、几何等,难度对标校内甚至超前1个年级。贝赛思学校分为纯外籍和双语两类,纯外籍学校仅招收外籍或港澳台籍学生,双语学校无身份限制。建议学生在低年级入读,以打好英语和学科基础,适应高强度的学术要求。
从深圳公立学校转入贝赛思国际学校,是“降维打击”还是“卷上加卷”,取决于学生的学术能力、英语水平、适应能力以及家庭的教育规划。贝赛思以学术严格著称,课程进度比公立学校快一两年,且采用全英文教学,对学生的英语能力和时间管理要求较高。低年级转学(如4升5)是较理想的时间点,而高年级转学可能面临知识点断层和适应压力。尽管贝赛思的学习强度大,但其优异的升学成绩(如2024年97%的学生被全球顶尖大学录取)和全面能力培养的优势,吸引了许多家长。转学前需做好英语提升、课程衔接和心理准备,以确保孩子顺利适应新环境。
广州贝赛思学校将在海珠区琶洲新增一所双语校区,计划于2026年8月启用。与现有校区不同,琶洲校区将取消户籍和国籍限制,面向更广泛的学生群体,提供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全阶段国际化教育。这是贝赛思在大湾区的第8个校区,也是全国第15个校区,标志着该品牌在华南地区的进一步扩展,为更多家庭提供优质教育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