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老师|很多人问,我是怎么教SAT的

李安老师,SAT阅读考获800分,GMAT阅读780分,拥有近30年教龄,帮助过近300位学生SAT阅读获得700+的高分。

 

在这样的资历背景下,李安老师仍然不断突破自己:在教学工具上,利用起科技手段,先是在BMC的学习系统中录制了过千小时的题目讲解,后又采用了边讲边打字的课堂模式,让学生一堂课就能二次接触到知识点;在教学方法上,独创了“英释SAT/ACT阅读”教学法,深受学生喜爱,纷纷反映“没想到原来很难的知识点,李安老师用简洁的英文解释完之后能如此清晰”;在教学内容上,只要一有空,李安老师就做LSAT题、读哲学原著,并把其中的高难文章和难题发给学生,让他们习惯做更高难度的题,SAT/ACT往往就不攻而破了。

 

我们日复一日看到的,是一位真正热爱讲台的老师,一位全心为学生的老师,一位不断突破自己的老师。不管是论教龄亦或是教法,李安老师都是我们心目中妥妥的大神级人物。

 

今天我们请到了李安老师来详细谈谈,他的教学方法。以下是李安老师的采访。

 

李安老师说:我从大学毕业就开始从事教学工作,到现在已近30年。从1994年接触出国考试培训这个行业,到现在也已经27年,可算是培训领域的一个老将。之所以一直坚守在这个岗位上是因为它不断地让我获得成就感和自豪感。

 

每天看着这些精力充沛、为了自己的梦想不断挑战自己的孩子们,也常常让我不断地给自己注入新的能量,不断地去挑战自我,和他们一起进步,这是我在这个岗位上的动力。

 

1、SAT讲解功力源于、LSAT、逻辑学等大量积累

 

我本人在学校长期担任哲学和逻辑学的教学,其中哲学课程近15年来使用的都是全英文教材。在出国培训领域,我首先接触的是LSAT, GRE 和GMAT。到2008年暑期,我才开始从事SAT阅读教学,同时也讲授GMAT,一直到2013年才最后结束GMAT授课,将出国考试培训聚焦于SAT。


其实我的教学背景很能说明为什么我讲SAT阅读(无论新老),那么专注于把论证关系讲清楚,并要求同学们养成习惯和能力清理出论证关系。无论是哲学逻辑学,还是LSAT,GRE,GMAT,我都要把论证关系讲清楚、讲明白。多年来的反复讲解和深度考察,对我本人形成了很好的思维塑造,因此当我把这种讲解风格带到SAT阅读教学中来时,才给了同学们一种强烈的感觉:这老师讲阅读怎么讲得这么清楚,无论是文章,还是题目,都这么透彻。

 

2、要想站稳讲台,就得要有干货


无论是讲哲学,逻辑学,还是讲出国考试,我都非常清楚,我的学生是优秀群体,糊弄是过不去的。同时我也知道,讲这些课程的老师,属于非常优秀的群体;有些年轻的老师才华横溢,直接淘汰一批又一批年龄较大的老师。要想站稳讲台,就得要有干货。


所以,在教学之余,还得继续努力学习。我反复做过SAT阅读题库,也看过很多英文小说,有些小说反复仔细看过(《傲慢与偏见》6遍,《红字》8遍,《双城记》看过4遍),还有很多科普(如《科学美国人》)和历史;同时反复做我非常喜欢的LSAT和GMAT两类考试的题目(太好玩了,教过的就一定知道)。LSAT考试的命题深度和严谨性,GMAT题目命题的精致与艺术性,给我带来很大的享受。


在琢磨大量考题的过程中,逐渐学会了用规范英文解释文章逻辑和题目答案论证。我曾经连续写了两百个逻辑题的论证简化(每个题目的文章快速分解出premise /conclusion),也写过两百个LSAT阅读难题的英文解释,对易混选项进行深度区分。


这样的过程,一方面推动我考到了SAT阅读满分,另一方面强化了我用英文连续表述的能力。所以,现在我在讲解SAT的时候,使用的连贯规范英文,就是我自己当年研究LSAT和GMAT的时候,分析大量题目,逐渐沉淀下来的逻辑能力和语言能力的综合体。

 

3、我有一个奇怪的理想、那么多年了,一直有学生和家长好奇我平时喜欢什么,这里交流一下。


我有一些奇怪的理想,比如这个理想:说最土的话,看最洋的书。后来分析了一下,这个理想有问题:说最土的话,直接就是我的现实;我不需要奋斗就能说最土的话。看最洋的书也有问题,因为其实我也喜欢中国的古文,而且看了不少。所以,这个理想变形了,变成用最土气的语言讲最抽象的书。这个理想在一点点靠近,因为我在学校讲课,有时候问学生“你觉得我讲这段话的语言土不土?”学生不好意思点点头。我就很有满足感。(严肃说来,能用土的掉渣的话讲清楚,说明是真懂了的在讲,而且这种讲解学生听得最明白。)

 

4、幸运的我——走进大学,走上讲台


我是奔六的人了。回顾过去,我觉得自己非常幸运,原因很多,这里说三点。


首先,能考上大学,走上培训讲台,走到现在,关键的每一步都很幸运。上大学,是在国家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父母兄弟姐妹共同努力的结果,绝不是我一个人的事情(少了他们任何一个人的支持,我可能今天还在literally搬砖);我很幸运他们都那么支持我。


能走上并站住培训讲台,是因为我遇到的第一个培训负责人,就非常喜欢和我讨论如何讲课,给了我很多很多的指导;能到深圳讲课直到现在,是因为那位反反复复请我吃羊肉的好朋友的鼎力推荐;不走上SAT讲台,我也不可能认识Steven这样优秀的人和这样优秀的团队(Steven是我当年的SAT优秀学生),也不可能遇上Jerry这样厉害和较真的学生(这个牛人SAT1590,GRE语文168,反复用考题和我较真一年多)。


我当然遇到过一些麻烦,但是穆勒说,只要生活的基调是predominantly smooth, 没有毁灭性的打击,没有常态的痛苦,这样的生活就算幸福。我虽然没有大富大贵,但妻子的鼎力支持(伴随一些抱怨,可以忽略哈哈哈),和孩子的顺利成长(也伴随一些苦恼,但谁没有呢)让我觉得自己真的是幸运了。

 

5、幸运的我——读书的乐趣、让我免于沉沦于麻将局

 

其次,由于我的哲学教学需要,让我接触了那些卓越的灵魂。但是,为了更深入地理解他们,我必须了解他们的背景和生平,因此知道了很多这些卓越的人的八卦,让我感觉到他们的烟火气,反过来他们的书好像就亲切多了,有趣多了,不是那么高冷,和抽象。比如,笛卡尔当兵的时候,雇佣人帮他背武器;康德要计算结婚的收益和代价对比,等到他算出来时,想嫁给他的人已经走了,于是他终身未婚;黑格尔每天买菜要记账,最后带着私生子,和一个优雅女子结婚,一家人过着幸福的生活;海德格尔和自己漂亮的女学生阿伦特保持密切关系,两个优秀的哲学家之间的暗语好像和哲学一点关系都没有;斯图亚特穆勒的妻子先是他朋友的妻子,然后和他一起写出了自由主义的经典著作《论自由》;恩格斯对军事很感兴趣(比军事发烧友高级得多的是,他专门就战争形态的演变有过著述),曾自制炸药。

 

能这样知道他们伟大的同时也有人味,很愉快。伴随着这些八卦性质的东西,读他们的书,也愉快多了,因为没有那么有压力了。我把这一点归为幸运,是因为这种爱好让我彻底不用担心我会沉沦于麻将, 生活常态不是那么难以忍受。

 

6、幸运的我——优秀的人们推动我前进

 

再次,出国培训教学,先是让我接触到大学生精英群体(不出国的大学生也有很多精英),然后让我能接触优秀的中学生群体和家长,对自己形成很大改变和推动。他们的观念,他们对老师的教学要求,他们对老师的水平要求,都持续改变着我的日常生活,让阅读成为每日必须。然后,学生和家长的认可,让自己形成了一个努力与认可的正循环。

 

当然,没有国家的改革开放作为大的背景,上面讲的一切,都是属于虚妄;有了这个条件,没有自己的努力,那我们也没法参与,甚至连旁观的机会都没有,因为可能需要持续搬砖。因此,最后我想说,生在这个时代,如果还能努力,那就真的很幸运了。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