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与一位公立体系家长交流时,她家恰巧住在某国际学校周边区域,她坦言每日目睹国际学校学子下午3、4点便结束课程离校,整体氛围显得格外轻松,与公立学校里"卷到飞起"的日常形成鲜明对比。
如今多所国际名校已开学数周,我们整理了来自顶尖国际学校在校生的真实反馈,今日便来拆解国际学校学子的一日轨迹——那些看似"下午三四点就放学"的表象之下,是否真的藏着与公立学校截然不同的轻松模式?
同学:当你上午最后一节和下午第一节都有课的时候,午饭就有可能吃不上了。
我们第一节课从早8启动,单节时长40分钟,正课双课时合计80分钟。每堂正课结束后设有10分钟课间过渡。学校采用走班制模式,每位学生的课表均具个性化特征。G年级学子课表密度较高,普遍日排4节正课加1节短课;A年级学生则享有更灵活的时间支配权,多数日排3-4节正课。
下午时段含2节正课,4点半正式放学,后续时间由学生自主规划。作为A年级在校生,我课后多以学科补习为主。本学期我曾遭遇上午最后一节与下午第一节课的无缝衔接——12:30结束上午课程,13:40即开始下午课程,午间用餐仅能仓促解决,食堂高峰时段实难久留。
深国交作业量整体适中,且多不强制提交,全凭学生自律完成。但考试频次极高,除常规期中期末外,还包含随堂测验、模拟考及国际标准考试等多重考核,新生通常需要数月适应期。
该校教学节奏紧凑,考核密集,尤为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育。若学习过程中感到吃力,建议及时在校外进行课程同步辅导或薄弱科目专项补习。
同学:课间5分钟是硬伤,真的太赶了!!!
我们同样从早8开启首节课,每日约排9节课程。福贝单节时长45分钟,蛇贝则为50分钟。授课环节并非最耗体力的部分,转课过程才是关键——5分钟课间对于高年级学子而言,需同时完成教室转换与如厕需求,每节下课都如疾风般匆忙。
午间仅有一节课的休憩时段,多数学生已省略午睡习惯,餐后或进行适度运动,或继续专注学业。每日课表约含2-3节艺术/活动类课程,低年级课程安排相对宽松,自G5、G6阶段起则以学术课程为主导。
下午4点放学后即进入自由活动时段,贝赛思的社团多聚焦学术与学科竞赛领域,亦有众多学子选择前往校外进行辅导。课程衔接紧凑、容量充沛正是贝校学子的日常写照。作为由公立体系转入的学生,我当初亦花费较长时间适应这全新的作息模式。
目前贝赛思已启动新学年招生通道,预计12月将安排考试。若有备考辅导或补习需求,欢迎向老师咨询。
同学:我们就像流水线工人一样,每天都在做一样的工作......
来体验我们军事化管理的每日节奏:清晨6点半,闹钟准时响起催促起床,7点前必须离开宿舍,否则将扣除操行分;7点20分前抵达教室开启早读,8点整迎来首节课,上午课程持续至12点结束,共安排5节课程。相较于其他学校,我们的午休时段格外充裕——从12点至13点50分,拥有近两小时的休息时间。
下午14点重启课程,17点20分放学,包含4节课程。直至19点前均为自由活动时段,19点整则进入晚自习时间。晚自习时长因学期而异:上学期活动较多,通常21点30分左右结束;下学期正值大考阶段,晚自习延长至22点结束,较上学期多出半小时。
深大师院国际高中的整体作息与公立学校高度相似,每日在校生活以学习为核心。实际上,这里的学习压力丝毫不逊于深国交、贝赛思,甚至可能更为显著。
若有备考规划或课程补习需求,欢迎向小思老师咨询。
同学:培侨的假期本身和香港学校同步,现在因为很多家长提意见所以优化了。
培侨的每日作息与公立体系高度契合,包含早读与晚自习环节。全天共设9节课程,午间休憩约1小时,下午约4点半结束全天课程离校。内地班与港籍班课程表同步,节假日安排也基本统一。此前香港培侨的假期曾与香港本地学校保持一致,与内地学校存在差异,导致双职工家庭面临不便。例如五一仅休一日,十一最多三日,与父母假期错位,出游需协调请假。
经广泛收集家长反馈后,学校已优化假期方案:五一、十一假期全面对接内地安排,中段假则在原有基础上适当缩短时长。
培侨26学年学位预计将于明年2月启动报名,备考规划可向老师咨询详情。
深入观察后不难发现,国际学校课程安排较为紧凑,单节课时普遍较长,且多数情况下缺乏午休时段,相当于通过压缩休息时间加快课程进度。
尽管课程压力或许仍无法与公立学校相比,但国际学校学生放学后仍有各自不同的安排,并不代表学习生活的终结。部分学生选择参加补习,部分则投身各类活动——无论是深耕学术还是备战考试,这些经历都是未来申请大学时不可或缺的要素。更多国际学校资讯可向老师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