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赛思国际学校,作为国际教育体系中的“顶流”,凭借着严格的学术要求闻名遐迩,为无数学生搭建起通往世界顶尖学府的桥梁。
不过,在贝赛思闪耀的学术光环背后,还存在着一系列颇具争议、看似 “奇葩” 的校规。现在一同深入探究这些校规,看看它们究竟有着怎样的独特之处。
在贝赛思学校,为了提升学生整体英语水平,学校设置了一项名为“全英语环境”的规定。在这项规定中,无论是教学楼还是体育馆,师生们都需用英语交流。
为了有效执行这一活动,学校在学生的CJ沟通记录本中设立了“英语沉浸记录表”,用于记录学生使用中文的情况,共有14个记录格。
根据规则,小学生在教学楼和教室需使用英语,但在紧急情况、中文课或老师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使用中文。中学生的要求则更严格,除了宿舍,校园内任何地方都必须使用英语,只有在紧急情况、中文课或获得老师许可的情况下才能使用中文。
对于违反规定使用中文的学生,学校有一套相应的管理机制。最初,老师会在学生的沟通记录本上盖章记录。如果违规次数达到7次,学校会邀请家长到校沟通。
不过,学校也设置了奖励机制,学生可以通过收集奖励印章来抵消违规记录,就像用金币换取“免罚券”一样。
说中文的惩罚措施
老师会温柔地提醒学生:“请用英语”。
学生可能会被请去和院长进行一次“深度交流”。
学生的英语作业量可能会增加。
学生可能会收到一份“违规记录表”,就像小时候写的“检讨书”。
学生可能需要在非课时进行校园社区服务。
学生的午餐时间可能会被“监督”。
家长可能会收到一封“温馨提醒”信。
学生将和部门负责人进行一次“深入交流”。
家长可能会被邀请参加学校的家长会议。
最严重的情况下,学生可能会被要求停学。
贝赛思课程压力大,难度和强度超出一般美国高中一到两年。
贝赛思的学生在 Comp 大考中有一到两门挂科,学校会给予一次补考机会,补考通过可正常升学,补考不及格则要留级重修;若留级之后依然没达到预期的学术目标,考试再次不及格,就会被劝退。
若挂科两门科目以上,则直接留级,留级后考试依旧不及格,也会被劝退处理。
贝赛思数学有三次分班考试:G5升G6、G7升G8、G8升G9,每位学生会面临2次分班,根据学习进度不同,有8条学习路线,如下图:
在G5学年结束时将进行第一次分班(全部学生),进入G6学年后开始分层教学,快班学习Algebra 1、慢班学习Pre-Algebra。
G7年级结束升G8年级时,对G5分的快班再进行分班考试,这个快班将再次分为两个不同进度的班级。快(快)班学习Pre Calculus AB、快(慢)班学习Pre Calculus A。
在G8学年结束时,对G5分的慢班学生进行第二次分班,慢(快)班学习Pre Calculus AB、慢(慢)班学习Pre Calculus A。
在校内不允许使用电子产品(手机、平板、计算机、电话手表等),住读生在到校当天需要上交自己的电子设备,高年级只允许在宿舍、自习室使用平板或电脑。
校内必须穿校服
学生在贝赛思必须穿着校服,且根据不同季节和场合有相应的套装要求。如果学生违反校服规定,违规次数过多,将被要求参加课后留堂。
K班以后没有午休
在贝赛思学校,从K班(幼儿园小班)起,学生就不再安排午休时间。同时,从这个年级开始,中午用餐时间被限定为半小时。
课间只有5分钟
贝赛思学校采用走班制教学,教室分布在不同楼层。课间休息时间仅有五分钟,因此学生的时间安排非常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