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结束后,体制内家庭往往会迎来转轨国际教育的小高峰,许多家庭会利用中考前后的暑期时段,为孩子筛选合适的国际学校。
对于从公立体系转轨的学生而言,英式国际学校通常在课程体系适应性上更具优势,因此成为不少家庭的首选。老师为转轨家庭整理了大湾区备受关注的7所开设A-level体系的国际学校,有相关规划的家长不妨参考以备选择。
需特别留意的是,如深国交等热门学校今年招生已告一段落,建议家长引导孩子利用暑期提前规划,为明年的入学考试做好充分准备。
提到英式体系的扛把子,不得不提全国闻名的深国交。它连续19年牛剑录取蝉联全国第一,2025年牛剑41枚位于全国第二,虽以3枚之差被上海光华超越,但录取依旧领先全国非常优秀。
深国交每年有两次入学考机会,基本确定在3月和5月,对外招收G1年级(读完初三生)和A1年级(读完高二生)。每年都会有很多公立体系想转轨的学霸来挑战,其中不乏有能考“深四大”的种子选手,竞争非常激烈,录取率不到10%。
虽说英式体系适合体制内转轨的学生,但深国交的校园氛围偏美式十分自由,学生拥有较高的自主权,不够自律、目标感不强,比较需要老师监督的学生可能会很难适应,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较弱也是很多体制内学生的弱势,选择深国交要额外重视这点。
深国交每年考试比中考早,不适合中考转轨选择,且意向深国交的一定要做长线规划。一般成绩较好的学生备考期标配半年,中等生则是一年或往上。
暑假已经可以开始备战明年深国交的入学考,规划备考。老师提供深国交同步衔接课程的辅导。
以前不少家庭会把深大师院作为考不上深国交的后备选择。这几年,深大师院硬核的教学实力和稳定且优秀的升学成绩让它在众英式国际学校中脱颖而出,成为了不少家长择校的第一选择。
2025年录取中,深大师院斩获8份牛剑offer,英国G5和港五录取大满贯。虽与深国交还有一定差距,但在生源优势不比深国交的前提下已经非常优秀。
与深国交自由的校园氛围不同,深大师院秉承“普进高出,高进优出”的培养目标,老师看得紧,严抓学术和操行,管理偏公立化,对于习惯了公立体系模式的转轨学生来说就能过渡得更加顺畅,培养模式十分适合普娃和中等生。
7月19日云海谷校区,20日展华/南山还有入学考安排,针对中考成绩优秀的学生可以跳过笔试直接面试。
2025年是培侨第二届毕业生,但升学成绩不俗。以国际课程Alevel体系举例,8名毕业生斩获5枚G5、7枚港前三和14枚港前五。
根据家长反馈,培侨内部已有上百名港籍班的学生转轨到Alevel体系,内地港籍生读着读着发现适应不了DSE体系的情况比预想的还要多。
如果英语水平较好、偏理科、目标港校和海外特别是英联邦国家学校的港籍生,无论从学科难度还是出分来说,Alevel体系会更适合体制内转轨的学生。
培侨偏向香港学校的管理模式,与公立学校类似,以学术为重。之前探校时看过他们的教材展示,难度很高,公立转国际体系的学生一定要重视英语水平的提高,不然很容易听不懂课程。
今年大湾区录取最让人惊喜的,实属清澜山无疑。英国方面,毕业生斩获4枚牛剑。港校也拿到了港前三共28枚大满贯。
清澜山同步提供AP和Alevel课程体系,但校园风格更偏向美式,非常注重学生的课外活动,体育和艺术类课程资源非常丰富。
学校的优势可归结为3方面:1.优质的教学资源但不过分追求学术;2.丰富的课程活动;3.优质的华为家长圈层。很多在校生反馈校园生活非常开心,在学习上比较佛系各有各的节奏,公立转轨的学生会觉得会比以往的学校要更轻松些。
梅沙书院近年成功打进牛剑藤,英国方面斩获了1枚剑桥,整体78%的毕业生被全美/全球TOP50院校录取。
学校提供AP、Alevel和艺术课程体系,与深国交氛围很像,比较自由宽松,学生对自己的时间支配自主权很大,要求学生自律自控。相比卷学术,梅沙书院更倡导个性化发展,它是深圳最早一批开设艺术课程的国际学校。如果学生有艺术特长或想以艺术作为升学方向,梅沙书院能发挥其优势。
无论是管理还是氛围,梅沙书院都有美式校园的特点。适合追求个性化发展,喜欢有更多可支配的时间做自己的事情,自控力较好的学生选择。
大湾区另一所每年成绩稳定且优秀的学校是广东碧桂园学校,它是一所家长的声誉和口碑一贯优良老牌国际学校。
今年的录取同样全面开花:19封牛剑offer、107封港大offer更是拿到了大湾区第一全国第二的好成绩。
学校有国内班和国际班,国际班提供IB、Alevel和AP课程,学生体量大不免有生源参差的问题。低年级入学比较简单,越往高年级越难,到了G8、9临近申请阶段会进行生源掐尖,成绩不达标的会被委婉留级或劝退。
广东碧桂园整体来说是一所比较重视出成绩的学校,到高年级转学的学生较多,对牛娃有优待,对普娃来说需要有一定的抗压能力。
学校全年滚动招生,对一般学生来说入学有一定的难度。
2025年是民心的首届毕业生,录取非常可观。英国方面,20位毕业生共斩获21枚G5:其中2枚剑桥、4枚帝国理工和1枚伦敦政经。
有家长认为,如果身份条件符合,民心应该成为大湾区港校的首选,因为它无论是管理团队还是教学模式,都是最港汁港味的。
但意向民心的家庭一定要注意学校的招生时间,学校一年只有一次常规招生考试。按今年的招生节奏来看,估计10月份就会开放明年9月的招生申请。
学校校园氛围没有公立严谨,对电子产品管控力度不算高,课外活动很丰富。公立转轨的学生会觉得比较轻松自在。不少家长反馈学校师资很好,学生都特别喜欢校长。
民心的入学考分为1轮笔试和2轮面试,与香港本土Band1学校难度很接近,建议长期规划。
上述7所开设A-level课程的国际学校虽同属英式体系,但在课程设置、教学特色、升学方向等方面均各具优势,适合的学生画像与家庭需求也存在差异。建议家长通过校园开放日、学长学姐访谈等多维度考察,结合孩子学术基础、兴趣特长及未来规划,在充分对比后做出择校决策。
值得注意的是,这7所学校作为大湾区英式国际教育的代表院校,普遍存在学位竞争压力,尤其热门年级的入学评估对学术能力、英语应用及综合素养均有较高要求。建议有意向的家庭尽早启动规划,通过针对性备考提升竞争力。
如需了解具体学校的课程体系差异、备考策略或探校安排,欢迎随时联系专业顾问老师获取个性化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