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赛思以其严谨的学术标准和卓越的升学成果,成为了众多中国家庭选择国际教育时的首选。家长们普遍认为:“一旦进入贝赛思,就意味着已经半只脚踏入了美国常青藤名校。”
尽管每年的学费高达30万元,且入学竞争异常激烈,但家长们依然争相报名,学位供不应求。那么,贝赛思的核心竞争力究竟是什么呢?
答案在于其独特的课程体系。
本文将详细解析成都贝赛思从小学到高中的课程体系,揭示其教育模式的核心特点,帮助家长和学生更好地了解学校的教学内容,为备考做好准备。
成都贝赛思于2022年秋季正式开学,采用“一址两校”的模式,同时开设双语校区和外籍校区,招收外籍、港澳台以及中国大陆户籍的学生,为更多家庭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
双语校区的课程设置中,英文占比75%,中文15%,双语10%,低年级学生每天有两节英文课;而外籍校区则每周安排一节中文课。两个校区的核心课程框架基本一致,均采用BASIS课程和AP课程,双语校区还融入了义务教育课程。
与传统的年级划分不同,成都贝赛思采用“3+5+3+4”的学制,即3年幼儿园,5年小学,3年初中,4年高中。
学前阶段注重探索与发现,旨在启蒙学生的基础知识与技能。课程设置包括英语、中文、数学、世界探索、美术、音乐、戏剧、体育、STEM等。
- PreK1-PreK2:通过游戏和活动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强调基础知识的启蒙。
- K:开始系统学习英语、中文、数学等核心学科。
小学阶段采用“双轨导师制”,注重通识教育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课程包括数学、科学导入、自然地理、西洋古典、英语(英语语言、英语文学)、中文课、音乐、表演艺术、视觉艺术、体育等。
- G1-G4:采用双导师制,SET老师负责学科授课,LET老师辅助教学。课程内容涵盖数学、科学计量方法、数据收集与分析、图表表达等,同时导入历史地理、人文学科知识。
- G5:开始跨学科学习,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数学采用Saxon Math8/7教材,科学课程细分为物理、化学和生物。
G5阶段被称为“桥梁阶段”,是小学到初中的过渡期,课程内容和难度有较大提升,注重引导学生从具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换。数学引入代数I,科学引入生物基础,英文引入英文文学课等,为初中学习打下基础。同时,学生还将学习基本的研究方法和技巧,如数据收集与分析、研究报告撰写等。
初中阶段注重学科的深度学习,开始为未来的AP课程做准备。课程设置包括数学、英语、中文、物理、生物、化学、经济学等。
- G6:数学课程进入几何与代数II,科学课程涵盖物理、化学、生物的基础概念和实验技能,同时加强英语和中文的阅读理解与写作训练。
- G7:数学课程进入代数II与几何的综合学习,科学课程深入探索物理、化学、生物的原理和实验设计,英语和中文课程强调高级阅读技巧和创意写作。
- G8:开始正式接触AP预备课程,如AP生物、AP化学、AP微积分AB等,为高中AP课程打基础。
需要注意的是,G6开始时会根据G5结束时的分层考试结果进行数学分班教学,G7、G8结束时也会根据情况对数学进行分层考试。
高中阶段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需要掌握荣誉课程和AP课程,并在AP后续课程中学习更加深入和细分专业化的学科内容。
- G9:学生正式接触AP课程,如AP英语文学、AP微积分AB、AP世界历史等。加强研究方法和学术论文写作训练,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或独立研究,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 G10:学生继续深化AP课程的学习,如AP物理C、AP化学、AP生物等,同时加强英语和中文的高级阅读和写作训练,提升学术表达能力。鼓励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如环保项目、支教活动等,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 G11-G12:学生继续深入学习AP课程,并通过顶点课程,接受老师的专业指导,为大学申请做准备。
需要注意的是,成都贝赛思有一个硬性要求,学生在进入G12年级之前,至少完成8门AP课程和6门AP考试(一般的国际学校只要求学生修读3-4门AP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