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赛思真的“卷”吗?为什么有些家长反而觉得可以“躺平”?
提到贝赛思,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卷”——高学术要求、超前学习、数学分班考试、毕业生平均12门AP课程……这些标签让不少家长望而生畏。然而,有趣的是,一些原本在其他学校被“卷”到焦虑的家长,却在孩子进入贝赛思后选择了“躺平”。甚至还有家长直言:“受不了内卷,所以选择贝赛思。”
贝赛思到底“卷”不“卷”?从数据来看,它的确“卷”得厉害:16%的毕业生被藤校、美国Top10、美国文理学院Top2以及英国Top2录取,92%的学生拿到了美国Top50、美国文理学院Top20、英国Top10、加拿大Top3以及中国香港Top3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可以说,进入贝赛思,相当于一只脚已经踏入了美本前50的大门。
但为什么有些家长反而觉得进入贝赛思后可以“躺平”呢?原因在于,贝赛思将学术培养做到了极致,科学的教学安排和透明的反馈机制让家长能够清晰地掌握孩子的学习状态,减少了不确定性带来的焦虑。
贝赛思对每个年级的作业量有严格的规定,确保学生不会因为作业过多而超负荷。根据美国贝赛思特许学校的官方说明,学生的每日作业时间如下:
- 幼儿园:每晚30分钟
- 1-2年级:35-40分钟
- 3-4年级:45-55分钟
- 5-7年级:60-90分钟
- 8年级及以上:最多3小时
国内贝赛思校区的作业安排也基本遵循这一标准。可以看到,5年级以下的学生每天作业时间不超过1小时,即使是高年级学生,作业量也被限制在3小时以内。对于下午4点多就放学的贝赛思学生来说,这样的作业量完全在可承受范围内。
家长不必担心孩子熬夜赶作业,反而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或全面发展。同时,作业用时也可以作为判断孩子学习效率的参考。如果孩子完成作业的时间过长,家长可以及时与老师沟通,找出问题并调整。
贝赛思的测试频率较高,大测小测不断。一个学年分为2个学期(Semesters)和4个学段(Quarters),每个学段结束后,学生都会收到一份详细的学术进展报告。
这份报告不仅包含学生的测试成绩,还会细分到每个科目的学术进展、作业完成情况,甚至包括学生的出勤记录(如迟到、早退、缺交作业等)。具体来说,报告分为三部分:
- Final Grade:显示学生的最终成绩及学习表现,如是否缺勤、作业是否按时完成等;
- Assignment Scores:记录不同学习任务的得分及完成情况;
- Category Summary:对Major(主要)和Minor(次要)类别的分数进行汇总。
通过这份报告,家长可以全面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状态,及时发现问题并与老师沟通,帮助孩子调整学习策略。这种透明的反馈机制让家长不再需要“开盲盒”,而是能够清晰地掌握孩子的学习进度。
贝赛思以“学术至上”为办学理念,课程进度比其他学校超前1-2年。例如:
- G4开始学习科学课;
- G6物理、化学、生物分科教学;
- G9开始学习AP课程,AP世界史为必修课;
- 数学分层教学,进度最快的班级在G9就开始学习AP Calculus AB。
尽管课程进度快,但贝赛思采用螺旋式教学方式,从早教阶段就开始传授关键知识点,并在后续学习中不断巩固和深化。例如,同一知识主题会在多个年级反复出现,但深度和维度逐渐增加,帮助学生建立学科关联性,培养批判性思维。
对于学生来说,只要在入学时做好衔接,后续只需紧跟校内进度,及时查漏补缺即可。这种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让家长不必过度焦虑,只需关注孩子的学习状态并提供适当支持。
要顺利适应贝赛思的学习节奏,入学衔接至关重要,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贝赛思的课程比其他学校超前,尤其是数学和科学。家长需要提前了解目标年级的课程内容,帮助孩子补足知识缺口,确保顺利衔接。
英语是贝赛思的教学语言,学生需要能够听懂课堂内容、阅读学科材料、完成作业,并与老师和同学流畅交流。此外,学科专业词汇的掌握也至关重要。
贝赛思的“卷”体现在其高学术标准和超前学习上,但这种“卷”是有序的、系统化的。学校通过科学的作业安排、透明的学术反馈和螺旋式教学,帮助学生在高压环境下找到平衡。对于家长来说,这种系统化的管理减少了不确定性,让他们可以更放心地“躺平”。
“躺平”并不意味着完全放手,而是建立在家长对学校体系的信任和对孩子学习情况的清晰了解之上。家长仍然需要关注孩子的学习状态,及时与老师沟通,帮助孩子做好入学衔接和后续的学习规划。贝赛思的“卷”与“躺平”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关键在于如何在学校的高标准中找到适合自己和孩子的位置。